迦密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大衛•鮑森(John David Pawson, 1930年2月25日-),當代著名的英國聖經釋經家、神學家、牧師,他主張基督教靈恩派和福音派應該合一。由於他出版超過 30 本講解聖經書籍,並將一系列演講以影像製品廣泛傳播,造就了全球的影響力。
大衛•鮑森認為,世人要得救,不能僅通過悔罪禱告,並反對福音派一次得救,永遠得救的觀點。他強調必須持守信心,嚴格按照聖經教導行事。在「因信得救」教義的基礎上,綜合了悔罪的自由、福音的信仰、受洗的儀式、聖靈的降臨這些觀點,大衛•鮑森認為基督徒要獲得重生,進入神的國度,必須完成四個步驟:向神悔罪、信靠耶穌、領受洗禮、接受聖靈。
大衛•鮑森進一步指出,接受聖靈獨立於向神悔罪、信靠耶穌、領受洗禮之外,接受聖靈的前提在於領受聖靈的洗禮。這不同於福音派認為的只要信靠主,就能自動接受聖靈,以及靈恩派認為的接受聖靈與領受洗禮是兩種目的不同的經歷。
在《第四波》(Fourth Wave: Charismatics and Evangelicals - Are We Ready to Come Together?)一書中,大衛•鮑森對於福音派與靈恩派的觀點有批判,也有調和。他提倡靈恩派與福音派的合一,呼籲兩派停止紛爭,主張雙方爭議的屬靈恩賜是賜給教會,但恩賜的運用必須建立在聖經原義的根基之上,因此雙方應該互相學習,這樣才能同得益處。
在《當耶穌再來》一書中,大衛•鮑森對於新約聖經的《啟示錄》進行了解讀。對於末世論,鮑森牧師主張「千禧年前論」,反對「千禧年後論」。他認為耶穌會在千禧年之前再來,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千年;在大患難之後被提的那些聖徒,在耶穌再來之時,要與他一同回到世上作王掌權。他同時認為,聖經中預言猶太人將回到聖地耶路撒冷,而應驗的時間將在末世之前,因此,大衛•鮑森支持猶太人建國。
在《通往地獄的不歸路》一書中,大衛•鮑森談及了上帝在末世審判罪人的問題,他批判了靈魂毀滅說關於在地獄受刑並非永恆的論斷,他認為依照聖經,人若不悔改得救,將遭受地獄裏無盡的痛苦。
大衛•鮑森認為應當將整卷書作為一個整體來閱讀,因為聖經在寫成之時並未以章節分割,而依賴後人標注的章節可能會產生斷章取義的問題[4]。要充分了解經文的內涵,必須要了解經文是為何而作,為誰而作。為此,大衛•鮑森從1960-1970十年間對聖經的背景進行研究,對於將近一半的舊約經文以及全部的新約經文逐行研讀,以發掘聖經每一卷書的寫作背景、寫作目的、意義、啟示。
在《穆斯林對基督徒的挑戰》一書中,大衛•鮑森敘述了伊斯蘭教在當今西方社會的快速成長。他闡述了伊斯蘭教的本質,認為伊斯蘭教拒絕耶穌基督為神,意味著兩種宗教無法相容。大衛•鮑森以一位基督徒的立場,從教會自身的潔凈化角度回應了這一挑戰。本書中也詳細闡釋了大衛•鮑森預感英國將伊斯蘭化,而伊斯蘭的興起將會考驗西方教會及世俗社會是否已經道德淪喪。
"""